川普政府徵收自1930年代災難性的《斯姆特、霍利關稅法案》(The Smoot-Hawley Tariff Act)以來最高的美國關稅,這是向美國和國際工人階級宣戰。
川普聲稱「數十億美元的關稅現在正流入美國」。這全是謊言,關稅是針對國內而課徵,並非是從國外所流入的資金。
關稅是針對商品進口商所課徵的稅,最終則以更高的價格轉嫁給消費者。
川普的措施已經以所有消費品價格上漲的形式,讓工人付出代價。這些措施將迅速帶來裁員、工作條件惡化(尤其是安全問題),以及削減工資,因為雇主試圖彌補美國工業成本結構全面上漲的損失。
它的核心目的是經由預算法中的減稅措施,以支付針對超級富豪與企業的巨額補貼。
但它的影響所及,並不止於眼前目標。歷史雖不會重演,但我們可以學習。1930年代徵收關稅在引發並加深大蕭條方面發揮重要作用,而大蕭條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。同樣的客觀邏輯也體現於川普所發動的全球經濟戰。
資本主義制度是在歷史上最慘痛的洗禮之後,以美國資本主義的經濟實力為基礎所重建。但正是這種發展導致美國經濟霸權地位的動搖,最初體現在1971年的今天(8月15日),美國總統尼克森決定取消美元與黃金的掛鉤。
新的貨幣秩序是以美元作為法定貨幣而建立,沒有任何黃金作為實際價值的基礎。不過美國資本主義潛在的歷史性危機卻持續加深,使美國不再是世界工業強國,反而淪為金融投機與金融寄生的中心。
美國目前是史上負債金額最高的國家,負債總額高達37兆美元,而且金額還在持續上升。從美國股市在1987年10月的崩盤,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,再到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,導致整個金融體系幾近崩潰,美國經歷一系列持續加深的金融危機,而且未來還有更多危機可能出現。
川普政權政策的本質是尋求經由政權支持者所謂的「新全球貿易秩序」來克服這場生存危機,在這種秩序中,美國帝國主義佔據了全球經濟的霸主地位,並向盟友與敵人發出命令,威脅他們,如果他們不遵守,就會在經濟上遭受打擊,同時對國內的工人階級採取同樣殘酷的措施。
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正經由兩個管道實施。
根據1977年《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》(the 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,IEEPA),向各國所課徵的全面關稅(從最低的 10%到最高的 40%,甚至50%)是川普聲稱該法賦予總統權力,因為貿易逆差造成「國家緊急狀態」。
國際貿易法院於今年5月裁定,該決定非法,但目前川普政府正在上訴,首先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,並可能上訴至最高法院,理由是逆轉關稅政策,將導致類似大蕭條的重大金融危機。
財政部長貝森特(Scott Bessent)表達政府無論如何都要繼續推動關稅,他表示「我們達成的交易越多,流入的資金越多,最高法院就越難」做成「不利於我們的裁決」。
美國除了根據《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》所課徵的關稅外,還對特定商品徵收關稅,包括鋼鐵、鋁、汽車、銅、電腦晶片,以及藥品,川普更威脅將就藥品徵收200%的關稅。
川普已在聲明和行政命令中概述對全世界發動關稅戰的目標,明確表示,它的目的就是摧毀戰後體系,據稱這個體系導緻美國遭各國「訛詐」,美國工業能力被削弱,進而導致軍事能力受損。
這些命令確立中國為主要目標,政府、民主黨與軍事情報機關持續宣稱,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粉碎中國的經濟與技術發展所帶來的生存威脅。
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( Jamieson Greer)8月7日在《紐約時報》發表的名為《我們為何重塑全球秩序》一文,明確闡述川普經濟戰的理由。
從戰後開始,一直到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,以前的體系「既站不住腳,更無以為繼」,中國則是「最大的贏家」。
格里爾對川普與歐盟於7月底在蘇格蘭坦伯利(Turnberry)川普的高爾夫球場上宣布的所謂協議,表示歡迎,稱它是項「歷史性協議」,以及值得仿效的典範。
但根本沒有什麼「協議」。歐盟只是被告知,美國將會對歐盟的出口產品徵收30%的關稅,除非它同意美國所定的條件,這會沉重打擊歐盟經濟,而歐盟經濟目前已經接近衰退。
除了遵守15%的關稅外,美國還達成協議,讓歐盟增購軍事裝備與能源,但卻未投桃報李,並留下了對包括藥品在內的個別商品進一步課徵關稅的可能性。
格里爾在回顧與其他國家的所謂協議時表示,這些承諾是「可行的」,美國將「密切關注」局勢,「如果有必要,將迅速就未遵守協議的國家,重新課徵更高的關稅」,並指稱關稅是「一支強硬的棍子」。
他指出,這些協議還附帶「重大投資承諾」,其中歐盟會投資6,000億美元,韓國則會投資3,500億美元。
他寫道:「這些投資經過通膨調整後,是二戰後重建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價值的10倍,將加速美國的再工業化進程。」
雖然這項願景並不可能實現,但它的意圖顯而易見。美國如同黑幫,以巨額關稅相脅,想從世界其他國家取得貢品。
雖然中國是新世界秩序的主要目標,但美國卻難以輕易執行它的命令。在宣布對中國徵收145%的關稅,並試圖全面進攻之後,中國遂採取反制措施,就稀土與稀土磁鐵實施出口管制。中國幾乎壟斷稀土與稀土磁鐵市場,而稀土和稀土磁鐵對汽車與軍事工業的主要產業,至關重要。
這些措施迫使川普宣布休兵,目前休兵期限已從8月第一週延長3個月,直至11月。然而目前的休戰並非某種解決過程的開始,而是由美國用來籌集恢復全面攻擊所需要的資源。
目前徵收的關稅成本的初步數字,顯示國內工人階級遭受衝擊的程度。
大型企業已經遭受重大打擊。通用汽車表示,它在第二季已支付超過10億美元的汽車零件關稅。斯泰蘭蒂斯(Stellantis)表示,進口關稅將使它利潤減少3.5億美元,而Nike則指出,自身利潤將因而減少10億美元。
規模較小的產業則會面臨毀滅性的後果。根據彭博社報導,美國商會估計,2023年約有23.6萬家小型企業進口商購買價值約8,680億美元的商品,這是指員工人數少於500人的企業。該商會表示,這些公司每年將遭受總計2,020億美元的關稅衝擊,平均每家公司將遭受85.6萬美元的關稅衝擊。
這些巨額資金,以及未來更大的金額,都會由工人階級所承受,因為關稅上修的影響將波及整個經濟,帶來物價上漲與失業加劇,這是資本主義利潤體系的必然邏輯。
川普政府堅稱,關稅能促進就業,但這是個被實際數據所反駁的謊言。在2018年推出的鋼鐵關稅估計增加1,000個鋼鐵就業機會。但根據計算,使用鋼鐵的行業因鋼鐵價格上漲而失去的就業機會則為75,000個。
美國與國際工人階級面臨的問題尤其明顯。第四國際國際委員會(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)及其附屬的社會主義平等黨呼籲工人,應該爭取一項獨立的綱領,以對抗川普的經濟與階級戰爭。口號必須是「主要敵人就在國內」。
這也就是說,世界其他地方的工人必須同樣堅決地反對他們「自身」統治階級的經濟民族主義,以對抗川普的破壞性經濟民族主義。
這是國際工人階級團結和制定社會主義綱領的基礎,以應對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歷史性危機,而川普經濟戰就是它的惡性表現。
這場危機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,也就是全球經濟與世界,遭分割為對立的民族國家,以及帝國主義國家,而過去40年來生產的全球化,大幅加劇這種矛盾。
美國帝國主義試圖經由對國外對手的戰爭,以及對國內工人階級的戰爭來「解決」這個問題。工人階級則必須經由爭取國際社會主義綱領,以及建立必要的革命政黨,以領導這場鬥爭,從而解決這個問題。我們並無第三條道路。